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994年3月)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1:40:27   浏览:87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994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994年3月)


自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来,有5名全国人大代表逝世:辽宁杨烈宇、武迪生、爱新觉罗·溥杰(满族),河南范好古(回族),四川高贤华。辞职1名:山东焦祖光。罢免2名:云南王正光(苗族),新疆徐效成。
最近,地方人大常委会补选了八届全国人大代表9名:辽宁张荣茂、梁增镖,吉林郑龙哲(朝鲜族),福建金能筹,山东李荣勤(女,回族),河南李长春,广西韦继松(壮族),贵州陈士能,新疆张秀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补选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确认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荣茂、梁增镖、郑龙哲(朝鲜族)、金能筹、李荣勤(女,回族)、李长春、韦继松(壮族)、陈士能、张秀明等9人的代表资格有效。特此公告。
现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980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4年3月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批转吉首城区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文件

州政发 [2007] 18号


关于批转吉首城区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吉首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吉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吉首城区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其它各县参照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吉首城区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吉首市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为防治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2000〕191号)精神,结合吉首城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吉首城区范围内从事饮食业(含食品加工业、宾馆、招待所、内部食堂等)排放的油烟污染防治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吉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吉首城区范围内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饮食业油烟治理规划和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条 凡从事饮食业的单位和个人,须按期向吉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依照有关规定领取排污许可证,自觉履行污染治理义务。

第四条 新建或改建、扩建的饮食业项目,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登记表),报吉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 经吉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获准新建、改建、扩建的饮食业项目,须安装符合环保要求的油烟净化设施,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业经营。

第六条 卫生、工商、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在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时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

第七条 从事饮食业的单位和个人,须认真落实油烟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吉首地区饮食业油烟整治规划和方案,分阶段安装相应油烟净化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八条 禁止饮食游摊,禁止饮食油烟无组织排放。

第九条 城区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居住环境造成污染。对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所排放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由吉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条 吉首城区范围内从事油烟污染防治的单位,必须具有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治理技术和产品。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首市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吉政发〔2004〕8号)同时废止。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定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定
(2005年9月27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审计监督工作,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和整改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本决定。
  一、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提交的下列审计工作报告:
  (一)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以下简称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土地开发基金(以下简称国土基金)收支及使用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三)绩效审计工作报告;
  (四)依法应当听取和审议的其他审计工作报告。
  市政府应当至少提前二十个工作日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提交审计工作报告。
  二、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举行前,由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对市政府提交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初步审查,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初审报告。
  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在进行初步审查时,可以就审计报告中的相关问题采取听证会、专家咨询会、委托社会专业机构等形式进行调查,也可以组织人大代表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门调查。
  三、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计工作报告和相关议题进行专题审议或者联组审议,提出审议意见。对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作出有关决议,责成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四、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或者有关决议,按照下列要求,切实做好整改工作。
  (一)明确整改责任。市政府应当全面部署整改工作,提出整改工作方案,对涉及重大体制和跨部门的问题,由市政府负责整改;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存在的问题,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督促其整改;对市政府有关部门所属单位存在的问题,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督促其整改。
  (二)落实整改措施。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三)完善相关制度。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指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在进行整改的同时应当查找原因,改进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或者有关决议,在四个月之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处理和整改情况,报告的形式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
  对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存在的问题由市长或者其委托的副市长报告;对市政府有关部门所属单位存在的问题由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审计机关移送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司法机关主要负责人报告。
  六、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向市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二)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三)尚未处理和整改的情况以及原因;
  (四)结合整改工作所提出的制度和措施等。
  七、审计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或者有关决议,应当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结束后的七日内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
  八、市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方式对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审议意见或者有关决议的工作进行监督:
  (一)组织人大代表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或者调查;
  (二)由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或者有关机构组织听取有关部门的处理和整改情况的专题报告,并提出意见。
  九、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处理和整改情况不符合要求的,可责成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限期进行纠正,并再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十、违反本决定,未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或者整改不力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责成有关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